财智汇

2025年前三季度中资离岸债新发债券超1100只

10 10月
作者:小微|{/foreach}{/if}

  新华财经上海10月10日电(张天源) 第三季度中资离岸债市场呈现一级市场发行整体平稳、二级市场表现出色的特点。据中经社企业外债风险监测系统显示,2025年前三季度,中资离岸债实际新发债券1108只,新发规模合计1454.59亿美元。

2025年前三季度中资离岸债新发债券超1100只
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

  一级市场稳中有升三季度离岸债净融资规模回升

  一级市场方面,今年三季度发行情况整体良好,规模稳中有升。据中经社企业外债风险监测系统数据显示,2025年第三季度,离岸债发行总规模为774亿美元,剔除地产板块涉及违约重组而发行的规模后,2025年第三季度实际新发行离岸债券639亿美元,共发行债券502只债券。尽管三季度存量债券到期额为年内高峰,但因整体发行规模继续保持增长,2025年三季度净融资为45.77亿美元,较二季度的-314.82亿美元显著回升。

  按发债类型来看,三季度离岸城投债共发行96只,合计143亿美元;离岸金融债共发行285只,合计165亿美元,其他类型离岸债共121只。其中,离岸地产债新增融资规模依旧低迷,新发规模仅8只,总额约10亿美元,值得注意的是境外融资成功破冰,在9月23日成功发行了1.6亿美元境外债。

  按币种来看,今年三季度共发行502笔中资离岸债券,其中包括106笔离岸人民币债券、282笔美元债券、87笔港元债券、22笔欧元债券,其他货币5笔。

  按发行方式来看,发行方式为直接发行的债券共319只,担保发行的债券共82只,直接发行+担保共81只,维好协议+担保共7只、维好协议共6只、采用备用信用证(SBLC)方式的共6只、采用SBLC+担保的共1只。

  从整体来看,三季度离岸债一级市场表现较好。中证鹏元分析师郭莹表示,2025年三季度以来,中资境外债各品种发行规模均呈现上升态势。随着众多产业债主体进入境外债市场,发行主体结构呈进一步多元化趋势。从投资需求角度看,对境外投资者而言,随着美国降息周期重启,美元相对走弱,全球货币周期转换,人民币资产配置需求上升,促使投资者转向离岸人民币信用债;对境内投资者而言,境内外利差依然存在,离岸人民币债券吸引力仍在。

  二级市场多数上涨投资级美元债表现更佳

  数据显示,三季度末中资美元债指数多数收涨。截至2025年9月末,Markit iBoxx亚洲中资美元债指数报249.18,当月涨幅为0.54%,投资级指数报241.50,当月涨幅为0.55%;高收益指数报245.53,当月涨幅为0.44%。

  具体来看,房地产债券指数报186.84,当月涨幅为0.56%;城投债券指数报151.96,当月涨幅为0.50%;金融债券指数报289.14,当月涨幅为0.40%。

  固收首席分析师曾羽认为,自2024年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后,中资美元债总体走强。中资美元债境内外利差、中资美元债和美债利差较去年年底总体均有所收窄,但仍有较大压缩空间。

  四季度兑付压力有所减轻

  中经社企业外债风险监测系统显示,四季度离岸债整体偿债压力有所减轻。从数据来看,2025年10月、11月和12月,分别需要偿还91.81亿美元、117.72亿美元和151.37亿美元。四季度偿债总规模较三季度减少130.53亿美元。值得注意的是,未来六个月内的偿债高峰为2026年1月,当月需兑付157.64亿美元。

数据来源:中经社企业外债风险监测系统

  银河固收分析师刘雅坤表示,三季度以来,禹洲集团、、旭辉控股等多家房企的境内外债务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,房企化债加速趋势得以延续,推动了存量债券的风险预期回落。受信用风险溢价持续下降等因素的影响,投资级和高收益级中资美元债利差也因此显著收窄。

  展望未来,固收分析师张旭表示,随着“南向通”逐步扩容,未来有望显著提升中资离岸债的市场容量、流动性质量及交易活跃度。此外,近期美联储重启降息,美元债投资者可在其降息周期中获取一定的资本利得收益。中资美元债整体发行情绪有所好转,自2024年以来发行额有所回升。

(文章来源:新华财经)

浏览69k
返回
目录
返回
首页
城投债月度净融资-326.40亿元 连续第7个月为负 9月融资节奏继续偏紧 2025年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成绩单出炉

Copyright © 2024 dw 版权所有

备案号: 蜀ICP备2024051291号-14

财智汇专业为您提供金融聚焦、实时解盘、新风向、业界新讯、财智新视、数字财经等财经方面资讯,财智汇是一个专业财经领域资讯服务者。

本站部分内容为转载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。